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对话——传统与当代的构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谈



2025-11-21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2025年11月16日,在江苏省现代艺术馆与江苏省工艺美术馆的联合推动下,“对话——传统与当代的构建”艺术邀请展在古都金陵华彩启幕。

史金淞《松No.1 双重版》 168x110x260cm,青铜、实木、漆,2021

本次展览以“传统艺术的当代转译”为核心学术命题,汇聚了43位国内顶尖艺术家的80余件精品力作,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展览由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洪波教授精心策划,通过“薪火——延续技艺”“破茧——材质衍生”“蝶变——创新转换”“回响——致敬传统”四大板块,深入探讨了传统技艺与当代思想的相互启发与滋养,也呈现了艺术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中的探索成果,不仅是一次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碰撞,更是一次时间与空间、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对话。

展厅现场

“铭柱讲坛”现场,首都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秘书长韩永学术讲座

为丰富学术维度,展览特别邀请了首都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秘书长韩永先生,在全新升级的江苏省工艺美术馆四大名柱厅举办了首次“铭柱讲坛”,围绕“中国博物馆的思考”主题,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以宏阔的视角探讨了文化机构在当代的使命与未来。

展览艺术总监李洪波现场导览

作为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李洪波教授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家导览,22位参展艺术家在各自的作品前倾情解读创作理念,与观众进行零距离的艺术交流。

教授、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吕越现场导览

现当代艺术家、教育家郭庆丰现场导览

艺术家张晓雪现场导览

序章:时光的网‌罟

今日的晨露,坠入历史的深潭,每一圈涟漪都携带着传统的基因。展场如同一张以技艺为梭,用经纬交织的时光之网,打捞文明的碎片——那些被岁月淬炼的波痕,终将在当代的镜面上折射出新的光谱。

第一单元:薪火‌——延续技艺

参展艺术家(以下按姓氏拼音排序):窦付坤、李洪波、沈烈毅、宋红权

“延续技艺”板块展现的不仅是手指与材料的古老契约,更是跨越时空的呼吸共振。夏布经纬间穿梭着时光的烟霞,翠玉色里沁润着商周的月光。今人拾取这些散落的星火,以当代的瞳孔重新凝视,让古老的技艺在时间长河的倒影中完成一次优雅的转身。

窦付坤《文字的N 种空间》55x16x63cm,灵璧石,2023

李洪波 《教科书系列——未来》 26x31x78cm,教科书、颜料,2024

沈烈毅《雨》 315x140x68cm,黑花岗,2001

宋红权《后石器时代(十年后)》  尺寸可变,花岗岩,2021

第二单元:破茧‌——材质衍生

参展艺术家:

钞氏兄弟、黄山、黄镇、康雷、吕越、裴思琪、钱亮、史金淞、王雷、王薇

“材质衍生”区陈列着被想象力解构的物性。树木流淌出氤氲般的纸幔,植物的纤维生长出电路板似的脉络,艺术家以思想为凿,在物质坚硬的表象下凿刻出光的隧道。

钞氏兄弟(钞子艺、钞子伟)《史迹》(局部),陶瓷,2023

康雷 《金刚羊系列》20x20cm,综合材料,2025

王雷《文化中国·大汉》183×183cm,英汉辞海搓线及编织技术,2018《兵者无形》尺寸可变,2018 年全年《解放军报》搓线、编织,2019

第三单元:蝶变‌——创新转换

参展艺术家:

陈文令、郭庆丰、何云昌、黄小宁、李秋、刘水洋、秦冲、谭勋、章红兵、张良、张秋实、赵红华、郑格菲、庄红艺

“创新转换”区的作品是物性的变形记。一片纸承载着整座星空的重量,几根钢丝编织出量子纠缠的舞蹈。这些看似简单的材质容器,实则是一花一世界的物性本质。观者用思想的触角触碰多维世界的褶皱。

陈文令《倒立》300x142x63cm,综合材料,2018

李秋《取尘》成人T 恤衫1:1 大小,粘毛尘纸、衣服毛尘,2023

秦冲《过去·未来》 尺寸可变,纸,2002-2012

谭勋《彩虹5#》  260x200x200cm,彩钢板、铆钉,2023

第四单元:回响‌——致敬传统

参展艺术家:

丁设、董书兵、郭工、姜竹青、林岗、刘建华、史钟颖、田芳芳、田卫、王大壮、曾健勇、张爱莉、张晓雪、周吉荣

“致敬传统”板块如同面向文明深潭的投石。那些被当代艺术重新诠释的纹样、器型、色彩,正是传统投递给未来的回响。当观众在展品前驻足,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物象的深邃,更是千年文脉在当代的显影。传统的艺术气息熏陶着每位观者的原始记忆,唯有致敬方能行远。

董书兵 《大地之子》 440×255×135cm,碳钢,2013

曾健勇《牧歌》 60x145x32cm,纸浆 水墨上色,2024

郭工 《一棵松》  260×450cm,树木等综合材料,2017

张爱莉《纸观山水》640x120cm,纸、棉线,2025

尾声:对话的星图‌

展览的四个板块如同四重奏的乐章,在工艺美术馆的穹顶下交织成螺旋上升的声波。传统不是供奉在展柜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当代艺术家身体里的文化基因。“对话”展仿若星光与星光的相互照亮,“对话”互鉴,管窥大千。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实现创造性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它邀请每一位参观者近距离感受这场时空“对话”,并在视觉与思维的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的全新光芒。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5日。(图文由江苏省现代艺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