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作 > 工艺名家 >

至真 至德 至美 谈工艺美术大师吴亚平的紫砂艺术追求



时间:2017-05-11 23:08来源:江苏美术家网 点击:0

至真 至德 至美 谈工艺美术大师吴亚平的紫砂艺术追求

人如其壶,壶如其人。在紫砂艺术之路上执着地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亚平,不仅在做人上追求“至真、至德、至美”,而且在做壶上也始终追求这六字真言。因此,观他人,就能知其壶,而观其壶,就能知他人:平朴、大度、含蓄、方正。也正是这一缘故,他与他的壶一起深受许多人的喜爱。

生于1940年7月的吴亚平,是当今壶艺界的一位“老将”。他于1956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前身),1958年有幸拜一代壶艺泰斗顾景舟为师。从此在名师的指点下,开始孜孜不倦地追求紫砂艺术。他的为人与艺品深得顾景舟大师的赞赏,1959年春节过后开工的第一天,顾景舟大师就亲笔为他题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勉励他在紫砂艺术之路上只争朝夕,早日成才。

1992年,他创作了一把寓意延年益寿的壶:壶身圆润饱满,壶嘴为龙头,壶把为龙尾,壶的底部饰一圈细珠,就像是一串晶莹的水珠。当他用这把壶为顾景舟大师斟茶时,顾大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用意,说:“喝着从龙嘴里吐出来的水,延年益寿啊!”顾大师欣然为这把壶起名“龙泉壶”,并又为他题词:吸泉几试新茶。多年来,他以壶艺上“至真、至德、至美”的追求,在广大壶艺爱好者心目中奠定了坚实的地位。

在壶艺创作中,给作品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达到愉悦人、警醒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这是吴亚平的一大特色。他的许多作品,捧着是一把精美的可以泡茶的砂壶,看着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他创作的“力争壶”(又名“龟兔赛跑壶”),取材于龟兔赛跑这个成语典故。该壶的壶身为有着斑纹的龟壳,壶嘴为奋力伸出的龟脑,把龟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壶盖上那一只懒散自满的兔子,正在悠闲地休憩。

龟兔赛跑,因为龟的拼搏而领先,因为兔的骄傲而落后,“力争壶”传递给人们的是敢于争先的思想,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他创作的“坐井观天壶”,同样取材于成语典故,同样可以让爷爷或父亲捧着它,给孙子或儿子讲故事。该壶用镶嵌绞泥装饰,将古井俨然变成了一座封闭的堡垒,拒世界万物于古井之外。此壶告诫人们:永远不要固步自封。

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精髓,吴亚平在壶艺创作中,始终把“尚德、弘德”贯穿其中。他创作的一把壶,名字就叫“至德壶”。自古以来,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金三角地区被称为吴地,吴氏子孙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至德至仁和谦逊礼让、开拓进取的精神。吴亚平以“吴”字为“至德壶”的造型,壶盖为“口”,壶身、壶嘴、壶把、壶足为“天”,合起来便是一个“吴”字。他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壶盖改变了“口”的原始四方形,成为既适合于拿捏,又有向上冲刺之势的三角形;壶足为斜方柱形,很厚实,有着一股顶天立地之势;在三角形壶盖的两个侧面,分别刻着“吴姓”始祖泰伯和仲雍的头像;壶身为方器,上方四周刻着25个不同写法的“吴”字,而壶身上则有两条长方形的雕刻,既像古代城墙,又似装饰的壁画。

欲借壶语心,必欲壶能语。吴亚平认为一件能语人意的砂壶,必定本身能给人有欲语在心的实质性美的素质。“至德壶”通过壶中的“细节”,弘扬了中华民族至善至美的品德,以及谦让务实、开拓奋进的精神。

吴亚平作为当今老一辈紫砂艺人,他的眼光敏锐,思想与时共振。香港回归时,他满怀豪情,创作了“万象更新壶”,并通过有关部门捐赠给了香港特区。澳门回归时,他又创作了迎庆澳门回归的“鼎壶”,在壶身上陶刻“待到花好月圆时,举国皆欢庆”,进一步表达回归祖国的喜悦之情。他常说,作为一名紫砂艺人,要注重创造精神财富与社会财富,留给世人的既是一件紫砂壶,更是一种精神。

吴亚平在紫砂艺术上追求“至真、至德、至美”,他在生活中同样如此。1962年,风华正茂的他服从国家的安排,下放到农村劳动,不得不放下了心爱的紫砂壶。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放,竟然是18年。当他以一种对紫砂艺术至真的热爱,在18年后重新捧起紫砂壶时,他昔日的同门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已远远地走在了他的前面。他没有抱怨,没有叹息,更没有气馁,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豁达乐观的心态,默默地做人,默默地做壶。

他说:“要少追问生活给了自己什么,多追问自己给了生活什么。同样,在壶艺创作上,要少追问自己获得了什么,多追问自己创造了什么。”凭着这一份对人生对事业的至真热爱与追求,他在努力多创作紫砂精品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为社会的慈善事业作贡献。2012年5月,他毅然把自己精心创作的17把紫砂壶捐赠给了中华慈善总会,用于支持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时隔不到两个月,他又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3把紫砂壶,用于资助西藏贫困学生读书。2012年8月20日,在由民进中央、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青爱五年、誓师大庆”——中国青爱工程五年经验交流会暨大庆基地授牌仪式上,他获得了“功德奖”。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是对他执着追求“至真、至德、至美”的一种肯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今年77岁的已经白了头的吴亚平,还记得当年恩师顾景舟对他的教诲,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断向前攀登。值得欣慰的是,他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无论是做人做壶,“至真、至德、至美”是他永远的追求。


(责任编辑: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