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展览·展评 > 美术展评 >

美术的艺术图像和历史图像 横空出世 中华民族5000年美术图谱精彩定格 -----中华文明美术创作



时间:2017-08-18 15:58来源:中国美协 点击:0

钱晓鸣

 

这是一个美术的“中国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殿堂,来自世界和全国的人们能一览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美术图像。今天,这个梦想实现了第一步。

2016919-20 日,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在50多位评委经过两天的讨论和研究下,经过终评投票和复评投票,全部作品共计165件,其中2件自动退出,本次终评完成了对163件作品的最终票决,146件作品通过验收。其评选结果还将由组委会报请有关部委确认。1118日将为庆祝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社会全面开放展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中宣部批准,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美协承办。共有150个项目,历时5年,300多位美术家参与创作。

能参与这项工程是幸福而责任重大的。刚刚为该项工程验收投票完成的评委专家们掩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因为《工程》终评结果尚在最后的审核中,各位评委不能就具体作品发表意见,所以只能就学术问题做一些探讨。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工程

 

“这是一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做到的宏伟工程,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纵横5000年和上一个20世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美术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说。

回首工程一路走来的往昔,中国文联副主席、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冯远由衷地说:在从事多年的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中国美术馆馆长任内,每一次出访,都会让我在参观一些国家以完整、系统的固定陈列展现其国家的文明发展和整体形象后,发出由衷的感慨。我梦想实现这样的宏图:让每一个来到中国北京的海内外嘉宾,都能在我们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国家公共文化殿堂中,看到完整、系统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华文明美术史。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潮中,这一早已酝酿在我和广大艺术家心中的美术中国梦也将成为中国梦内涵中重要的视觉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美术中国梦,在跨入21世纪以来,在中宣部、财政部和文化部、中国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策划并推动“20世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主旋律美术创作,旨在创作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能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和奋斗历史的美术作品。5年前,“20世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已圆满完成,收藏在中国美术馆。而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在进行正稿创作,完成后的全部作品将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不仅是作为画家、美术界的领导者冯远的梦想,也是一批志同道合的中青年理论家的梦想。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在新世纪到来前夕,一直在为早日提出、启动中华5000历史美术创作项目而奔忙,他团结了一批青年理论家积极推动此事。历史就是在一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在时代的需要中前进的。在今天,我们需要向这批有识之士致敬。

 

态度认真 组织严密 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为《工程》评委,杨晓阳认为,这次工程终评验收总体来说,艺术家创作和评委们评审都很认真,下了很大功夫,工程组织严密。在最终评审过程中,大部分作品都是三分之二的评委赞成投票通过的,说明评委的意见还是很一致的。整个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评委说:经过5年这么多画家的努力,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领导和组织下,方方面面工作都很到位,总的不错!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院学术部主任刘曦林评委感慨地说:5年了,很辛苦!但是没有看到太多的希望中的精品,精品总是少数,这是永远的规律。

中国油画界的前辈、中国美院教授全山石评委说:总体还可以,特别是这次总评投票组织得很好!作品整个不是最理想,应该更好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复杂。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广军评委说:这次工程实施时,冯远就对我说,你们版画有用武之地了。可以说以往没发现版画的巨大潜质,这次工程将翻开版画创作历史新篇章。翻开中国历史,从有形象记录开始都是和版画有关的,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的项目即便全部由版画来承担也是能够完成的。过去,把版画看成小画种、边缘化是不对的,表现中国历史题材版画是有先天优势的。工程的创作,对于版画来说是“对味”了!

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评委说:工程推动了我们创作的深入,从雕塑来说,艺术家应该深入到历史史料和艺术表现手法中去。不能在艺术表现上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比如在表现历史人物时,简单搞点元素做点标记是不行的,要对这个人物的个性、身份特点以及时代要素层层深入,交代得清清楚楚。要在把握历史史实的情况下找到视点和角度,在这个基础上找准艺术切入点,运用合适的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努力追求创作出“这一个”。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特别要注意个人风格要适应历史题材的要求,决不能用自己的风格简单套用在题材上,在适应历史题材中发挥个人风格。

 

《工程》引发的思考

 

《工程》在长达5年的反复深入研讨、创作,在研讨、在创作中顺利收官,但从最终评审验收中还是给人很多启示和思考。

全山石认为,《工程》创作之所以整体不是最理想,首先是作者对历史题材的把握技巧、艺术上达不到要求。除了个别作品在内容上有问题外,更多的是在技法和艺术表现上,有的是粗糙,有的构图表现、人物塑造刻画不够理想。历史画与一般的绘画不同,是有特定历史内容的,要求创作者与一定的技巧、历史知识、生活经验,要求比一般人物肖像画复杂得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进行历史画创作时往往是组织集中专家学者讨论、研究,集中集体的智慧来理解、消化完成。这次是专家提意见,作者个人来消化、完成。有些作品粗糙、灰暗等问题,如果及时提出作者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组织方式上值得研究。有人担心年轻人。我认为年轻人在艺术技巧上没问题,只要组织者及时提醒、把关也是可以的。当年,我们在创作历史画时也很年轻,我参与创作时才29岁,生活阅历也是欠缺的,代缴的老先生就让我们下去深入生活,创作长征题材就去长征路上体验生活,访问老红军、老革命,研究历史资料。这次这方面引导得不是很够,很多作者应该是能够胜任的题材却不理想,相比较而言“20世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织的成功率要高一点、好一些,这次创作时间更长,效果却没上次那么明显。我觉得像这样大规模的历史画创作要很好地研究组织方式。我从1959年起就当罗工柳先生的助手跟班学习,当时每张画,每天晚上老先生都要带我们分析明确主题、找毛病,看对不对头,不断地请教专家、领导,请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提意见。组织工作非常重要,不能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切实帮助画家加强对历史的理解,弥补他们的不足。

第三,大型历史画一般是放在特定的展览位子展出的,要求和展览环境很好地结合,这次创作开始不知道是放在国家博物馆的大环境里,所以大多作品是按照架上绘画的要求和视觉经验创作的。昨天,我们在评审的时候一看才明确这是装饰壁画形式,要求多视点、多角度观赏,现在的作品许多是不合适的。架上绘画的看画距离小,视点相对固定、单一,而国博现场有十几米高,有的是大走廊,巨大的墙面,人们在楼上、楼梯上都可以欣赏,这样的画应该是壁画,它的透视关系、色彩要求,甚至是否反光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按照架上绘画正常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人物头像,一到壁画上,由于透视关系改变就会显得小了,壁画和架上绘画的构图、视觉冲击力的考虑、透视关系的处理、人物景物比例关系的安排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原来都没有明确地讲清楚,今后挂上去效果会如何很难说。20世纪50年代,我为军博馆创作历史画,当时安排在我对面的是“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突出苏联革命成功是以城市革命为主的,而中国革命史以农村包围城市,所以我画井冈山革命题材。我的画正好对着北面,要求我的作品不能反光。这就明确了我的作品必须改变创作方法,材料上也得考虑不能有反光,包括毛泽东主席安排在半山腰上的形象和整体构图的关系、尺寸都做了调整。这次这些与环境相对应的考虑少了。另外,这次创作一开始是插图似的,现在确却是一幅幅独立的艺术创作。总之,这些都需要总结。

刘曦林认为,20世纪50年代,只组织了10来件历史画作品创作有领导问主持创作工作的罗工柳,能出多少件精品?罗工柳回答说,精品争取有3件吧。这一类历史题材创作,一次性搞数量不宜太多,这次创作规模太大,如果重点作品少而精、时间紧凑些、优秀作品会多一些。与本《工程》差不多同时,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搞了10来件历史画,每张画都有3-4位历史学家支撑,分别开会研究讨论,画家充分了解了历史。这次《工程》100多件作品才几位历史学家,每次讨论一张画也就几分钟十几分钟,具体到每张画上了解得和沟通得都有限,来不及做深入、细致地切磋。总之,要出美术精品是不能急的,量太大不行。少而精,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必经之路。出精品,高全民美术是不切实际的。对历史画创作还是要总结经验,包括20世纪50年代从罗工柳那时起,当年石鲁的创作也是反复修改才完成的。包括罗工柳先生都是亲自动笔完成的,没有名家代笔、集体创作一说。这次有些名家挂着自己的头衔,如果自己动笔效果就好一些,有些是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代笔画的,效果就很受影响。值得表扬的是这次一些习惯上被人们视为小画种的作品有突出表现,版画就特别好。过去,版画一般不追求大而复杂的画面,这次版画创作可以说是相当好,都是水平线之上。另外,我对于年青一代画家认可、胜任历史画的能力,和后继人才也有一些担忧。总之,5年来艺术家们都辛苦了,创作出了不少好作品,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有些是艺术技巧达不到历史画创作要求,有些连基本功都欠缺。

广军认为,《工程》名为“文明史”,但实际安排的战争场面比较多,对“文明”成果还应该更突出些。对“中华文明”更适合版画表现。

马书林认为,这次就中国画创作来看,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品对历史内容的表现、艺术家独创性的表达,应该是有发展的,画家的创造意识、艺术手法的探索、对传统的理解,总体说还是挺好的。但也有些问题,如有的画家用中国画的工具却用了西方油画的方法,作品不仅没有发挥中国画笔墨和画材的优势,用中国画工具去画素描,既没有油画颜料的强烈、到位,也失去了中国画材料的神韵。一些画家对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不理解。

 

作品有待深化和精品需经考验

 

杨晓阳认为,这次《工程》的作品还有待于深化,要有时间继续修改、再加工。特别是《工程》原来安排的许多只是创作范围,并不是作品的题目,现在必须要明确为作品题目。

刘曦林认为,总的来说,这次各个画种都有好作品,这些作品还要等着公开后经受美术界、媒体和观众的考验,好作品不会一帆风顺的,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研的。经受住考验的,就会成为精品流传下去,否则就会被遗忘,后人也会组织画家来重新创作。

对于已经通过终评验收的作品,并相对确定在国博展出的墙面,据悉但还需要经过专家进一步论证,还需要综合考虑展陈效果等因素。最后作为国家殿堂常年展列的作品,将具有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些甚至会进入中小学教科书。

据悉,这次之所以安排两天时间做终评验收,就是为了让评委专家们能充分审视作品,充分讨论、争论,把评选验收搞成一个学术上民主、明白的学术活动,同时,又是一个认真、严格、对历史和国家负责任的决策过程。这对于验收通过的作品会明确进一步修改完善提高的要求。对于未能通过中品验收的作品也会让作者有反思和探讨的机会。总之,历时5年的《工程》就要告一段落,但对历史画创作的艺术追求之路正方兴未艾,美术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贡献之门已经敞开,将有更多的有志艺术家为之奉献。

 

 

 

 


(责任编辑:王洁)